第三套人民币的九种一角券

人气:524 发布时间:2019-07-11 03:01:08 来源:用户投稿

第三套人民币的九种一角券

  第三套人民币是版别最丰富的版别之一,最复杂的就是一角券,共有两个年号,三种票形,九个版别。最有价值的也是一角券,第三套人民币的最稀少的三个版别都是一角券。所以掌握是很有必要的。

  1.枣红一角

  全称是“1960年版干部参加劳动枣红色一角券”,简称“枣红”。1962年4月20日发行。这枚纸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一枚发行的三版币,在风格上有些类似于第二套人民币,而与以后的第三套各券别有较明显的区别,比如色调太浓、号码在背面、少数民族文字在正面、正面有框等等,所以在1962年国家就决定重新设计一角券,1971年开始宣布对枣红一角只收不付(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钞纸来源断了,无以为继)。

  由于当初发行量有限,再加上长达三十年的只收不付,使得枣红一角的存世量极少,也使得其市价现在仅次于背水。对于其价格的高昂,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探究:这是第三套的第一种纸币,所以纪念意义比较大,社会对其的欢迎程度也比背绿高一些。所以其存世量到底有多少,还很难说,说不定比背绿还要多。而且有一点不被人重视:枣红是第三套角币种唯一一种采用双面凹印的,也是二、三、四套中唯一双凹印的品种。所以其工艺精湛(还有空心五星水印),并且由于凹印油墨面积大,其抗磨损性能也大于背绿。

  2.背绿一角 

  3.背绿水印一角   

  任何一个玩三版币的都会将背绿和背水分作两个版别。但是从科班的角度说,将这两个合起来讲才是比较有道理的。因为这两种券的区别只在于钞票纸的不同,而暗记的差别据我推测只是背绿批次的差别。所以以下将在不致歧义的情况下将两个版别都称为背绿。需要分述时自会分开。

  背绿一角是在国家感觉枣红一角过于“老土”(只是票面风格的问题,技术是一流的)的情况下,在周总理的殷切关注下,开发出来的。咱们看一看,枣红1962年4月20日发行。背绿(和以后的背紫)的年号也都是1962年,说明了什么?就是说刚一发行国家就觉得不爽了,以极快的速度开始了背绿的设计,并且在1962年底以前基本搞定(定稿)了。否则犯不着写1962.由于周总理认为小面额钞票中小学生使用比较多,所以为了教育下一代,背绿的主景由枣红的“干部参加劳动”中景,改为“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近景,是师生放学后下田劳作的画面。正面看得清五官的六个人,左起第二、三人是一男一女两个老师,左一戴笠的是女学生,左四、五、六也都是学生,左五是女生,所以最前面六个人,三男三女。远景是更多的学生和学校楼房的一角。他们的一侧是农田,感觉是水田,所以可能是南方。但是没有更多的线索支持其具体地点,而人物面部特征类似于中国北方人。正面没有边框,主景下方是两个凸印的章和其间的冠字号码,是三罗马七位号。背面中间的大花符,中间部分是酱紫色(或者说棕色),两边是翠绿色。右边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也是翠绿色,右上国徽红色(肯定的!(第四套人民币整版连体钞))。整个背面全胶印。其实想想,背绿和背紫,差别只是不到一毫克重的油墨变了变颜色而已。

  其实背绿的命运也可能普普通通,如果不是一个巧合的话。1964年的时候,发行了墨绿色长江大桥二角券,而背绿是1966年1月10日发行的。长江大桥二角的背面颜色,中间是翠绿色,两翼是正紫色(就是最没有争议的紫色)。结果背绿一角发行不久,群众就反映背绿一角的背面容易和二角的背面相混淆,发生不便,还有人将背绿折叠之后冒充二角使用以骗取利益。由此也可见当时的人民文化程度确实还不够,只能从颜色上辨别钞票的面值。于是乎,国家马上要求一角券继续更换版式,并在1967年12月对背绿实行只收不付。网上被转载无数次的一句话是“由于实际发行时间还不到两年就被只收不付,造成背绿的存世量极少,许多地区甚至还没有见到就宣布回收了”。人行想,不就是更换背面的颜色吗,容易!结果咱们看看人行的“大作”,一角背面被改成了铁板一块,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像民国币一样(民国的一角背面还是双色的呢)。现在想,背面改成棕色和红色或蓝色,应该挺容易的吧……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频道精选
  • 最新
  • 最热
  • 精品
热门专题

Copyright © 2006-2024 马甸收藏网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北京地区最专业的人民币收藏知识网站 手机:18610305151 微信:18610305151

粤ICP备13077976号-4

友情链接交换请加:1061611902 ,加q备注加友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