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元通宝是哪个皇帝铸造的吗?大元通宝是我国的古钱币之一,这一枚大元通宝是元朝的一枚古钱币。大元通宝是元武宗海山,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铸。我们我们详细来了解一下大元通宝这一枚古钱币以及它市场价值。
大元通宝是哪个皇帝铸造的
大元通宝是元朝时期的钱币,版式种类很多,款式也都不一相同,大元通宝因为处于忽必烈元朝时期,我们都知道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而蒙古族和我们汉族的文字和生活习性均有不同。所以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也造就了大元通宝的特性,拥有两种文字的钱币,一种是汉字一种是蒙古文。
八思巴(公元1235—1280年)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代祖师(又译“发思八”、“帕克思巴”),本名罗卓坚赞,意为“慧幢”,系西藏萨嘉人氏。据说其人三岁能讲喜金刚修法,听众叹为稀有,于是称之为“八思巴”(藏语,意为“圣者”)。九岁时,又因讲论金刚续本《二观察》而名声大著。南宋淳祐七年,他随其伯父萨班·贡噶坚赞至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成吉思汗之孙,蒙古窝阔台汗次子阔瑞皇太子,自此归附蒙古。
南宋皇宋元年(公元1253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召至左右,为忽必烈夫妇等二十五人授佛戒。忽必烈即位后,他于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被尊为“国师”,授以玉印,任中原教主,统天下教门。至元年间,奉诏创制蒙古文字并于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颁行全国,称“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文”。
大元通宝收藏价值
大元通宝是原汁原味的“土特产”。该钱读法顺序是上、下、左、右,与一般古钱读法不同。此钱“大元通宝”四字系蒙古八思巴文,这是由西藏喇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用古藏文增损变形而创制的一种蒙古新字,属于拼音文字。1269年由忽必烈下诏颁行天下,成为元代的法定文字,与汉字及其他各种文字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