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开铸银币前,同样有用铜冲压试机这一过程,其试机结果称为试机样币。“初始试铸币”—是指任何一款机制币,一切铸币工作已臻妥善,奉批开始铸币“后”所产出。“初始试铸币”产出后,经过检视,发现缺点,微调、改正、修图,再重新铸造,达可呈上御览核批的阶段,该批币就称为“试铸样币”。之后,还有报审“呈报样币”阶段,就是逐一向上报审批通过,之后批量生产流通的银币。而铜试机样币,非正铸品,多在冲压出来后销毁之,但是小有一些遗存下来,然其却是收藏的珍贵品种。试铸币存世量极少,流传到民间的更少。这就是在钱币收藏市场上很少见的民国三年袁大头黄铜币。
试铸币就是没有进入市场使用的。其实民国试铸币就是当时从国外买过来的机器,因为第一次铸造,用银改为铜,用铜水冷却后机器铸压,试铸币是当时的完成品样品。是后续铸银币的对照品,整个国家这种版别才几枚到十几枚而以。机制币的制作生产,从祖模设计、工具模翻制,从铜料熔炼,到压轧铜板、制作铜饼、晃洗、退火、滚边、印花等,前后涉及到的工艺流程有十几个环节,需要不同技术工种紧密配合,可以说机制币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件艺术品的绘制过程。
那么这枚铜币除了历史价值以外,还有什么决定了它的收藏价值?对,就是存世良。很多钱币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存世量却很大,影响了它的升值潜力。其实最珍贵的钱币都是一些样币,它只是少来那个试着铸造,但是还没成功推出,就已经改朝换代。这样的钱币一般存世量都会比较少,也很罕见,相对价格就比较高了。
